YY/T 0681.15-19標準試驗進程C-運載堆碼試驗
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下YY/T 0681.15-19標準試驗進程C-運載堆碼試驗。
流通周期中該進程的試驗水平和試驗方法預期用來測定運輸單元承受存儲或運輸中壓縮載荷的能力。所需載荷應考慮存儲時間、容器排列或堆碼方式、容器強度的變化、水分含量、溫度、前期搬運、運輸、載荷支承方法和振動的影響。包含上述因素綜合作用的典型運輸單元的較低載荷,推薦根據表5給出的保證水平確定F系數。試驗方法見GB/T 4857.4。
注:也可參考ASTM D64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
狀態調節見第6章。
使用表5給出的F系數。
如果產品承受已知份額的載荷,按式(1)計算F系數:
F=P(FP)+C(FC)
式中:
P-產品承受的載荷份額(fraction);
FP -表5中給出的壓縮包裝的系數(結構類型3);
C-容器承受載荷的份額;
FC -表5中給出的相應結構的容器系數。
如果對一整個托盤載荷試驗,F系數可減少30%。
由相同的運輸單元組成的運載堆碼,對運輸單元加載至按式(2)計算出的載荷量。達到規定值后3s內去除載荷。
L=m×J×(H-h)/h×F
式中:
L-計算出的加載量,單位為牛頓(N);
m-運輸單元或單個容器的質量,單位為千克(kg);
J-9.8N/kg;
H-較大運輸堆碼高度(如果運載堆碼高度未知,則用2.7m),單位為米(m);
h-運輸單元或單個容器的高度,單位為米(m);
F-上述考慮各因素綜合作用的系數。
對于運載堆碼由混合的貨物組成的零擔(LTL)或小包裝運輸的交付環境,將運輸單元裝載至按式(3)計算的載荷值。載荷達到規定值后3s內去除載荷。如果不知道特定的流通系統的平均運輸密度系數(Mf),則使用160kg/m3。
L=Mf×J×(l×w×h)/k×(H-h)/h×F
式中:
L-計算出的加載量,單位為牛頓(N);
Mf-運輸密度系數,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
J-9.8N/kg;
l-運輸單元或單個容器的長度,單位為米(m);
w-運輸單元或單個容器的寬度,單位為米(m);
h-運輸單元或單個容器的高度,單位為米(m);
K-1m3/m3;
H-運輸運載中*大堆碼高度(如果運載堆碼高度未知,則用2.7m),單位為米(m);
注:如果H值未知,對13.6kg以下,體積0.056m3 或更小的包裝,采用零擔(LTL)運輸方式時,在計算運載堆碼危險(源)因素時,高度從2.7m 降為1.4m。
F-上述考慮各因素綜合作用的系數。
通過以上的講解,您是否對于YY/T 0681.15-19標準試驗進程C-運載堆碼試驗有了更為清晰的了解呢?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請不妨分享給您的朋友,讓他(她)也能夠從中受益哦!富港檢測專注包裝運輸測試8年,對于YY/T 0681.15-19試驗程序有著許多深刻的解讀與理解;如果您對于運載堆碼試驗的相關測試要求有任何的不理解,歡迎郵件或是電話咨詢我們哦!(V)!期待下期與您再見!
轉載請注明出處:富港檢測www.zztdsm.cn (YY/T 0681.15-19試驗程序)
- 上一篇:YY/T 0681.15-19標準試驗進程E-運載振動試驗 2020/9/9
- 下一篇:YY/T 0681.15-19標準試驗進程A-人工搬運試驗 2020/9/7